中建科技:坚定践行“三个平台”使命定位 奋力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丨喜迎二十大 建证四十年 奋进新征程

发布日期:2022-05-11
【字体:打印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对中国建筑而言,也是公司组建的40周年。40年波澜壮阔,40年砥砺前行,40年初心不改。集团微信开设“喜迎二十大 建证四十年 奋进新征程”专栏,集中展示中国建筑各单位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色,全景展现中国建筑组建40年、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方面取得的亮丽成绩,激励全体员工不忘初心、继往开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加快实现“一创五强”战略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期“喜迎二十大 建证四十年 奋进新征程”,为您带来《中建科技:坚定践行“三个平台”使命定位 奋力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自2015年成立以来,中建科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关于科技创新、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建集团科技创新与实践的“技术平台、投资平台、产业平台”定位,坚决扛起践行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担当。

  △深圳坪山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是中国首个EPC装配式钢结构综合体项目

  在制造、创造、建造领域全面发力,中建科技以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布局模块化、低碳城市、智慧维保等新兴业务,深度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奋力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成为中国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标杆级(AA级),成功发行全国建筑行业年度首单绿色可续期公司债券,2022年再次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

  创新企业治理路径

  引领“中国建造”迭代升级

  因科技而生、因改革而兴。中建科技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准确把握未来建筑业向智能建造升级、向全产业链转型的高质量发展趋势,各项改革梯次展开、纵深推进、层层落实。

  锚定向智能建造升级、向“研发、规划、设计、投资、制造、建造、运维”全产业链转型,中建科技积极谋划企业发展新路径:重塑“技术平台、投资平台、产业平台”企业定位,确立“智力+资本”赋能合作发展、“产品+服务”实现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构建“建造业务+新兴业务”双轮驱动业务格局。

  △快速建设中的全国最高最大模块化建筑北京亦庄蓝领公寓,建成后可为产业工人提供1810间住房

  优化企业治理体系,厘清总部、区域公司、项目三个层级的决策和管理权限。深化“大部制”改革,打造“能力强”的总部,建设集约创业型、EPC管理型、科研转化型”的“三型总部”,全面提升战略决策、引领服务、资源配置和监督保障能力。实施区域化改革,建立“要素全”的区域,推动设计机构、装配式构件工厂落地华南、华东、西部、华北四大区域。“一厂一策”推进专项治理,打造标准化标杆工厂,区域公司组织资源、精益生产的能力逐步强化。

  △中建科技深汕绿色建筑产业基地是国内产品类型最齐全、生产工艺最先进、数字化最高的综合性PC工厂

  一项项改革措施落地,推动中建科技构建起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企业治理新格局。获批组建“住建部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速推进传统建造方式向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成功研发全球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可提供设计、采购、制造、建造、运维一体化全产业链产品和服务。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与无人机、点云扫描机器人等硬件设备互联互通,目前已运用于多个装配式PC构件厂、100多个建设项目。

  △中建科技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已运用于100多个项目

  “科技风”系列未来建筑产品推动“中国建造”迭代升级,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全国最大装配式智慧社区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即将交付;全国首个百米装配式摩天工厂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预计2022年底竣工;国内率先使用TMD减隔震系统“黑科技”的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接近尾声,建成后将成为广东省的“数字大脑”和应急指挥中枢;充分展示新型建造方式的徐州园博园,即将迎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

  △全国最大装配式智慧社区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即将交付

  △充分展示新型建造方式的徐州园博园即将迎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

创新人才选用激励机制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中建科技盯准未来建筑业对人才的需求,优化人才结构,健全完善选人育人机制,实施百名博士“牵引力计划”、百名高层次人才“海淘计划”、高端科研人员“海培计划”、高精尖缺人才“引育计划”,目前已成功邀请多名海内外院士和长江学者担任公司技术顾问、招录国内外著名高校博士72名、培养5名省部级大师,形成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壮大了自主创新力量。

  中建科技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干事创业新活力,率先在中建系统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设立科创项目收益分红、科研绩效、科学技术奖励等激励机制,强化人均效能导向,2021年人均营收同比增长19%。建立“一体统筹、多元协同、分层聚焦、成果共享”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构建“产学研用”联盟,组建国内首个装配式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深化与清华大学、哈工大、中科院等高端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打造4个行业领先的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了建筑领域多项关键技术的新创造。

  “科改”赋能科技自立自强,一批批“中国建造”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2021年,中建科技主导的全球首个工业化建造与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结合的《工业化建造AIDC技术应用标准》获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立项,全球建筑业再添“中国标准”;17项成果达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中建科技研发的高效建造新结构体系(PPEFF体系)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通过工厂预制,极大降低建筑成本和能耗,较传统建造工期缩短约30%,引领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由“湿式”向“干式”转型升级。

  △中建科技运用PPEFF体系建造的湖州市建筑工业化PC构件生产基地

  中建科技着力打造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智能建造研究中心从数字设计、智能制造、装配式建造、智慧维保和信息化平台五方面发力,攻坚智能建造原创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钢筋绑扎机器人在装配式建筑飘窗构件生产线上实现自动定位、自动夹取、自动绑扎,效率是人工绑扎的3倍,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绿色发展研究中心聚焦冷热源系统集成、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绿色建造前沿技术,2021年度承接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获发明专利25项。

  △中建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钢筋绑扎机器人在装配式建筑飘窗构件生产线上运用,效率是人工的3倍

创新业务发展模式

服务“双碳”战略强链补链拓链

  未来城市是宜居、绿色、低碳的,中建科技锚定模块化、低碳城市等新兴业务,布局新赛道、拓展新空间,致力成为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推动者。

  模块化业务,好比“像造飞机一样造房子”,通过专业集成和交叉深化设计、工厂加工预制、现场按型号拼装到位,有效加快建造进度。据测算,模块化建筑的工期比传统建造工期缩短40%,建筑垃圾减少80%以上。

  △中建科技采用模块化建造方式72天建成的深圳罗湖学校,可提供1710个学位

  依托科技优势,中建科技精准卡位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机遇,为城市建设提供应急性和永久性模块化建筑产品:3天交付200套模块化集成房屋支援汤加,用于安置火山爆发后的受灾居民;10天交付3163间隔离方舱,为吉林市决胜社会面清零发挥重要作用;151天建成全国最大模块化星级酒店雄安新区郊野公园唐山展园,助力雄安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之城”;快速建设中的全国最高最大模块化建筑北京亦庄蓝领公寓,免搭脚手架和模板、免焊接、零湿作业,是北京市AAA级超高装配率模块化示范工程,建成后可为产业技术工人提供1810间住房。

  △3天交付200套模块化集成房屋支援汤加,用于安置火山爆发后的受灾居民

  △10天交付3163间隔离方舱,为吉林市决胜社会面清零发挥重要作用

  △151天建成的全国最大模块化星级酒店雄安新区郊野公园唐山展园

  2022年2月,中建科技成立“双碳发展研究院”“数字发展研究院”,研发“双碳”技术体系,建立“碳排放监测及碳资产管理平台”,推进“双碳”和数字化融合发展。以低碳建筑产品、低碳建造能力,打造“碳中和城区”“零碳社区”“零碳建筑”,创造绿色低碳、万物互联的幸福空间,服务低碳城市建设发展。

  △全球首个运行中的“光储直柔”建筑——中建科技深汕绿色产业园办公楼

  发展源于勠力同心,成就来自共同奋斗。在新的赶考路上,中建科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深化改革多点突破,谱写“十四五”发展新篇章,为实现中建集团“一创五强”战略目标贡献中建科技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科技微信

中建集成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集成科技纪检监督举报  |  拖欠企业账款信访联系人

电话:4000-591-916 邮箱:mhd@cscec.com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